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哪些信息與水泥行業密切相關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發布時間:
2019-03-14
來源: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19年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十項工作,其中與水泥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整理如下:
2019年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十項工作:
一是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二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三是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
四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
五是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六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七是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八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
九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十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標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審批
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要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政府要堅決把不該管的事項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審批事項應減盡減,確需審批的要簡化流程和環節,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
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
推行網上審批和服務,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使更多事項不見面辦理,確需到現場辦的要“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
監管
以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和公正監管制度,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國家層面重在制定統一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監管上。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清理規范行政處罰事項,堅決治理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對監管者也要強監管、立規矩,決不允許搞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決不允許刁難企業和群眾。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用公正監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
基建投資
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落實民間投資支持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區域發展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圍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改革完善相關機制和政策,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城鄉融合發展。
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制定西部開發開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到期后繼續執行。落實和完善促進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改革創新舉措。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促進規則銜接,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編制實施發展規劃綱要。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上中下游協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經濟帶。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加快補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短板。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
城鎮化建設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抓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
鄉村建設
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
減排
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持續開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置。企業作為污染防治主體,必須依法履行環保責任。改革創新環境治理方式,對企業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對需要達標整改的給予合理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
減稅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
一帶一路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健康有序發展。
脫貧攻堅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落實對特殊貧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來源:數字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