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生態環保產業2030行動綱要
發布時間:
2022-06-17
來源:
6月15日,在第十個全國低碳日之際,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在北京發布《加快推進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力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行動綱要(2021-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
《行動綱要》提出主要目標,到2030年,適應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修復、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碳達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求的現代生態環保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產業支撐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進一步增強,為實現環境質量根本好轉和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到2025年,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0%;培育“十百千”企業,形成50家系統解決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的大型企業集團、百家綜合服務能力較強的專業化骨干企業、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五項基本原則、五項主要目標、八項主要任務、八項重點工程和五項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間,生態環保產業全行業總體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重要支撐,環境治理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960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約1.95萬億元,年平均復合增速超過13%,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綠色亮點和新增長點。
但是,目前我國生態環保產業體系尚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需要。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多要素集成治理和跨區域、跨行業的系統化服務供給能力不強,全過程污染防治、全產業鏈配套協同尚未形成合力。二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和轉化應用不足,一些核心關鍵部件依賴進口,高新技術與產業融合不充分。三是產業標準化水平不高,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和 服務標準供應不足,先進標準應用和采信不夠。四是市場主體培育不充分,具備科技創新、資源整合、全過程服務能力,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較少。五是市場競爭不規范,同質化競爭嚴重,市場機制和市場環境有待改善。六是統計調查制度不完善,生態環保產業底數不清,對政策制定支撐不足,扶持政策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因此,《行動綱要》確定了5項基本原則,分別是“堅持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堅持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堅持政策引導,市場主導;堅持系統觀念,協同發展;堅持‘四個服務’,務求實效”。
同時,力求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近中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與碳達峰碳減排任務,全面對接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各專項規劃,根據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形勢,《行動綱要》提出了8項主要任務:聚焦服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加大產業標準供給、提升產業智慧化水平、創新發展生態環境服務業、增強市場主體競爭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確定了8個重點領域,包括: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土壤、地下水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領域,減振降噪及輻射污染防治領域,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生態保護與修復領域。此外,還明確了黨建引領、科技協同創新、交流合作平臺、產業標準化、人才培養、“雙碳”支撐、統計調查和一體化示范8項重點工程。“重點工程”是立足于各級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引領、團結、服務全國廣大生態保護產業從業單位的職責使命,依托會員單位、從業人員,圍繞“主要任務”謀劃的重點工作和行動指南。
為保障《行動綱要》落地實施,提出了加強黨的領導、加強組織協調、加強政策法規服務、加強國際合作、加強宣傳引導5個方面的保障措施。